发布日期:2025-07-29 23:54点击次数:
众所周知吗,在美国的芯片管制之下,华为的麒麟芯片已经无法通过台积电进行投产。与此同时,相关的芯片设计软件以及架构授权也被终止,在这样的局面之下,华为只有自己布局芯片的全产业链,才有可能实现高端芯片的陆续回归。
事实上,华为也的确走通了这一条路,麒麟9000S等多款芯片的回归,证明了华为已经筹备出了国产化的芯片产业链。在进入2025年之后,更是有多项重磅技术曝光,芯片业务有望对外企实现反超,回过头来看,黄仁勋当初提到华为时的谦逊,并不是没有原因的。
据了解,英伟达一直是AI芯片领域的龙头企业,高端的H100芯片更是被美国严格实施出口管制,限制中国企业对其产品进行采购。然而,华为的昇腾384超节点真机一亮相,性能直接碾压1.7倍,部分场景甚至飙到2倍!
更狠的是什么?这次华为还不走寻常路,直接抛弃传统的铜线通信,改用3168根光纤配6912个400G光模块,这是要把通信瓶颈彻底掐死的节奏啊!384张卡像一台超级计算机般协同工作,总带宽飙到1229TB/S,比英伟达提出的解决方案效率高出107%。
除此之外,麒麟芯片也传来了新消息,在外部芯片代工渠道受限的情况之下,华为对芯片架构进行了重新设计,并借助国产产业链对芯片的性能实施进一步的优化。
被爆料出来的麒麟9030,在同样是7纳米工艺的情况下,硬生生被多榨出了20%的性能提升。
要知道,业界正常迭代也就10%-15%,这多出来的5%-10%,那可都是用汗水和智慧换来的。
泰山架构的8核12线程设计,配上新一代GPU整体能效比再度创下新高。而黄仁勋的谦逊斌不是没有原因的,面对华为这样一家具有狼性文化的企业,任何科技公司看到了都要打摆子。
首先,英伟达的成功并不是英伟达一家公司取得的成功,其背后倚靠了美国整个科技产业链。从芯片设计、半导体设备再到技术专利和工程师体系,英伟达自身只用负责芯片的设计工作即可,不需要担心外部的芯片代工渠道,以及EDA设计软件和原材料供应等问题。
而华为的成功却是建立在西方几乎所有美国公司断供的前提条件下,不仅需要自己搞定芯片设计的软件,架构、芯片代工渠道,甚至于原材料的采购,都需要华为的工程师亲力亲为。这种难度之下,华为实现技术的追赶乃至反超,本身就是难度拉满。
若放在同一条起跑线之下,英伟达的AI芯片或许早就被华为给超越了。
其次,华为的布局很大,大到英伟达想都不敢想。作为一家科
技公司,华为是依靠通信设备起家的,但如今华为的业务却包含了汽车、电力、煤矿、云计算、操作系统授权等领域,把这样的一家公司给经营明白都不容易,就更别提要在各个领域争第一了。
白宫AI事务负责人戴维·萨克斯说得很直白:"华为正在迅速追赶。"这话听起来还挺客气,实际上翻译过来就是:"美国的优势已经越来越少了!"
如今,回过头来看黄仁勋的表现,穿唐装、说中文、各种花式吹捧华为——这哪是什么谦逊,分明是在给自己找台阶下。毕竟,当你的对手从"落后一年半到两年"迅速缩短差距,甚至在某些领域实现反超时,与其硬碰硬,不如先稳住阵脚,保住中国市场再说。
有意思的是,黄教主还特意强调"对手不是敌人"——这话说得多有水平!既给足了华为面子,又为自己留了后路。商场如战场,今天的对手,明天说不定就是合作伙伴。
说到底,技术创新这条路,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。美国想用技术封锁卡住我们的脖子,结果呢?反而逼出了一个更强大的华为。这就像压力锅原理——压力越大,爆发的能量越惊人。
当华为真的在AI芯片领域全面超越英伟达的那一天,黄教主会不会后悔当初没有更早地"谦逊"一点?或者说,他现在的谦逊,是不是已经在为那一天做准备了?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看法!
#优质图文扶持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