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 > 产品展示 >

游本昌:一生入戏,一世赤诚,一心入党,一直可敬!

发布日期:2025-07-10 16:33点击次数:

在演艺的漫长星河中,游本昌是一颗独特且耀眼的星。他的人生,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奋斗史,从默默无闻到声名远扬,从龙套配角到灵魂主角,每一步都镌刻着对表演艺术的执着与热爱。

1933年,游本昌出生于江苏泰州。自幼,他便对表演展现出浓厚的兴趣。1951年,从南京市私立钟英中学毕业后,他加入南京文工团,就此开启了艺术生涯。随后,他进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深造,系统学习表演理论与技巧。1956年,毕业后的游本昌进入中央实验话剧院,正式踏上了表演之路。

在话剧院的日子里,游本昌跑了数十年龙套,饰演过79个小角色。在话剧《大雷雨》中,他饰演一位无名无姓、没有台词的农奴。为了让这个仅有十几秒出场时间的小角色生动起来,他查阅了19本相关书籍,精心设计了瘸腿、气喘等细节。他坚信,每一个角色都是鲜活的生命,哪怕再小,也值得用心去塑造。正是这份对表演的敬畏和执着,让他在漫长的龙套生涯中不断沉淀和积累。

1984年,游本昌携哑剧《淋浴》登上央视春晚舞台。他独特的表演风格和精湛的技艺,让观众眼前一亮,也让他开始受到更多关注。不久后,他迎来了演艺生涯中最重要的角色——济公。1985年,《济公》开拍,为了塑造好济公这一形象,游本昌付出了诸多努力。当时正值盛夏,气温高达39度,有一场吃猪肘子的戏,他一咬才发现肉已变质发臭,但为了表现济公的大快朵颐,他仍坚持吃完,直至导演喊停。还有挨板子的戏份,他实实在在地挨了12轮打板子,力求表演的真实感。他还亲自动手将新鞋磨破、把旧僧衣缝补37块补丁 ,从各个细节去贴近角色。1986年除夕,《济公》在央视首播并迅速风靡全国,游本昌也凭借这一角色成为家喻户晓的演员。此时的他已经53岁,却厚积薄发,大放异彩。他用诙谐幽默又饱含深意的表演,将济公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,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外表疯癫、内心善良、扶危济困的活佛。

就在事业如日中天时,1991年,游本昌的妻子被查出患有癌症。他毅然推掉了所有工作,全心全意陪伴在妻子身边。他说:“戏可以再演,但妻子只有一个。”四年后,妻子身体有所好转,他才重新回到表演领域。然而,因之前放下工作,演出邀约明显减少,且他对剧本选择极为苛刻,坚信只有达到标准、对得起观众的作品才值得拍摄。于是,他决定自己成立艺术公司,亲自操刀拍片。2000年,他自导自演了百集哑剧《游先生哑然一笑》;2009年,又自导自演了《了凡》,并在其中饰演云谷会禅师。

2013年,80岁的他卖掉自己的房子,筹集资金拍摄了两部与济公相关的电影《古刹风云》和《茶亦有道》,既是对喜爱济公的观众的交代,也是了却自己的心愿。在拍戏之余,游本昌还积极带领后辈走上演艺之路。2013年起,他成立了话剧团,招收那些热爱艺术却落榜的学生,亲自教他们表演。2019年,他又与女儿发起了“种子计划”公益项目,免费培训教师团队,走进乡村小学,为留守儿童开展戏剧美育课程。他希望通过戏剧,让孩子们变得自信,去了解人性的真善美,去认识更广阔的世界 。

87岁时,游本昌又迎来了另一个重要角色——《繁花》中的爷叔。开拍时,他与年轻人一同熬夜,每天工作近10小时,为每场戏都准备了多套方案。在剧中,他有一段表演令人印象深刻:阿宝在爷叔的帮助下成为“宝总”,爷叔望着他,仿佛一眼望见了年轻时的自己。这一幕被观众赞誉为:“游本昌老师一个眼神,我看到了上海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。”他用深厚的表演功底,赋予了爷叔这个角色灵魂,使其成为剧中的“定海神针”。

2024年,91岁的游本昌郑重提交入党申请书,这份申请书足足写了21页。2025年6月30日,92岁的他在党旗下庄严宣誓,加入中国共产党。他说入党誓词准备了1个月,必须将每个字都刻在脑子里,因为这是他一辈子要信守的誓言 。从1949年上海解放,16岁的他目睹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,信仰的种子便在心中种下。新中国成立后,在人民助学金资助下,他进入大学学习,毕业后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青年演员。他感恩党和国家、人民的培养,认为是这一切造就了现在的自己,也激励自己要把有限的生命贡献到有意义的事业中去 。

游本昌的一生,是为艺术奉献的一生。他跑过无数龙套,却从未抱怨;他在事业巅峰为陪伴家人选择隐退,重出江湖后依然初心不改;他致力于培养后辈、开展公益项目,用自己的影响力传递温暖与力量;晚年入党,更是他精神信仰的升华。他用行动诠释了对表演艺术“戏无大小,唯真不破”的追求,践行着“以文艺化导人心”的理念。在这个浮躁的时代,游本昌如同一座灯塔,照亮了无数人前行的道路,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艺术家的坚守、担当与热爱 。

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